|
新聞詳情
人生的有事與無事發表時間:2023-05-06 16:36 人生是一場修煉,今天有今天的任務,明天有明天的要求。生命不息,時間不止則奮斗不停,有大智慧的人不會允許自己完全停下來,無事心不空,有事心別亂,才是做人的修行。有空多學習,沒空多思考。 王守仁出身名門,少時聰穎,立下“讀書學圣賢”的志向。三十五歲被貶至貴州龍場,他說:“歷瘴毒而茍能自全,以吾未嘗一日之戚戚也。”即使是常人無法容忍的環境他也能安頓下來,一住就是三年。 龍場遠離京都,加之王陽明作為龍場驛丞并未有多少公務,這就給了王陽明大把的空閑時間。長時間的靜心思考終于給了他應有的回報,他說:“圣人之道,吾性自足,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誤也。”這就是所謂的“龍場悟道”。 在無事的閑暇日子里,王陽明不停思考,終于找到了他的“道”。 無事則安,安即學習、思考。日常工作繁忙,并沒有富余的時間留給自己用來思考,在無事的日子里,不妨給自己的靈魂充充電。把平時拿來發呆的時間用來讀書思考,畢竟,人生最終的價值在于覺醒和思考的能力,而不只在于生存。 ![]() 被貶三年后,隨著劉瑾的倒臺,王陽明的流放生涯也宣告結束。在接下來的官場生涯中,王陽明顯示出了他在“武”上的才華。 江西地區盜賊四起,王陽明奉命領兵平亂。王陽明進入江西境內后,并未立刻投入戰斗,而是“磨”一陣,為平定賊寇做種種準備。他認為暴民問題遲遲得不到妥善解決的原因在官、民兩個方面,要解決問題既要治民又要治官。 王陽明發令福建、廣東、湖廣、江西四省的兵備,從各縣中挑出勇者組成小分隊,又廣布間諜,擾亂敵方,在一切準備就緒后,才下令開始剿匪工作。在剿匪的過程中王陽明又使起了“磨”的工夫,在一次受挫之后,并未或走或降,而是再次發起進攻,虛虛實實出其不意,令朝廷頭痛不已的匪患就這樣被解決了。 “磨”不是讓你拖拖拉拉,而是做事要沉得住氣、靜得下心細致深入。遇到難事,遇到挫折,一次不成沒有關系,拿出水滴石穿的那個精神,沒有干不成的事。 要想發揮出“磨”的作用,還需要在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。足不強則跡不遠,鋒不铦則割不深,機會總是偏愛有準備的人。不畏難,不怕事,靜下心來慢慢“磨”。 ![]() 人生說長也長,說短也短。時光如流水一去不返。每一天都是上天給的賜予,是上帝的垂憐。面對人生短促,人事紛繁,我們沒有理由浪費時間。 生命的意義不在于享樂,而在于思想的厚度與沉淀。好好利用時間,每一秒要像一分錢一樣用在刀刃上,讀書旅行遠勝犬馬聲色。每一天都有所收獲,這才是生命的意義。人年紀越大,時間越值錢,別虛度讓人生留下遺憾。 無事修心,有事修身。無事時,讓思想忙起來,思考是進步的靈丹妙藥。有事時,讓身體忙起來,用心是成功的不二法門。 人的一生就是在不停地發現自己,不論是閑來的修心還是忙時的修身,都是與自己的一次相遇。 ![]() 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