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新聞詳情
修心自然|溯源尋真發表時間:2023-02-21 16:45 佛陀說,火宅由心而生。當你糾纏于苦厄,身心便像被火炙烤一樣,不得安寧。很多時候,我們覺得是苦難重了、事情大了,走不出來,其實,是我們的心還困在過去。修好自己的心,釋懷生活的苦,內心無恐無懼,人生才得以圓滿。 唐代詩人白居易,仕途坎坷,屢次遭貶,心中郁悶難解。在杭州做太守時,拜訪鳥巢道林禪師。剛踏入寺門,白居易見到禪師后便說:“禪師居的地方太危險了!”這是好意,不想禪師并不領情,反唇相譏道:“太守的危險比我更大!”白居易問:“弟子位鎮江山,哪來危險?”“官職越大,妄念越多,就像柴放到火上,能沒危險?”。 白居易恍然大悟,原來自己感知的一切痛苦,皆源自內心的焦灼。他即刻拜禪師為師,不久后又在西湖邊建起一座竹樓,遠離官場喧囂,與禪師朝夕論道,終獲身心自在。 佛家言:萬法心造,吾性自足。當我們看淡得失,放下成敗,便會因內心的安寧,活出通透的人生。明正德元年,王陽明因得罪大宦官劉瑾,被貶至偏遠的貴州龍場。為了緩解苦悶,他時常去山洞中,靜坐冥想。內心平和后,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輕松,經常笑著對人說:“古洞閑來日日游,山中宰相勝封侯。”期間還寫了“教條示龍場諸生”,史稱“龍場悟道”。 生活中,因名利斤斤計較,為得失耿耿于懷,看似是被生活折騰,其實都是自我折磨。唯有熄滅心中火,才可活得瀟灑自在。心安了,整個世界便安靜了下來,風不亂,水不驚,萬事不擾。而我們,也在修心中,完成了與自己的和解。 |